(一)基地位置及範圍

  捷運三鶯線行經土城區、三峽區、鶯歌區等地,而土城、三峽、鶯歌皆以各具特色之二級或三級產業為基礎產業(如三峽的藍染、製茶與鶯歌陶瓷),孕育豐厚的在地文化底蘊,而本案基地位處之三峽屬承先啟後之區位,三峽與鶯歌生產活動又與觀光活動緊密結合,因此透過車站周邊街道動線規劃、人文特色精煉,將翻轉城市新風貌、吸引專業人才進駐、提升居住環境品質、完善社區公共服務機能。
  LB07臺北大學站為進入三峽地區之第一站,具有門戶意象之意義,計有南北2處出入口,本案為LB07臺北大學站南側出入口2,位處復興路、大勇路口之三峽既成發展核心地區,距觀光地標三峽老街約720公尺,對側為臺北大學北大特區,向東、南緊鄰三峽老街舊城聚落,向西銜接國道3號通行四方,周邊生活設施包含三鶯國民運動中心、恩主公醫院等生活服務機能,學校資源包含國立臺北大學、三峽國中、三峽國小等完善教育資源,亦不乏如李梅樹紀念館、三峽祖師廟、鶯歌陶瓷博物館之文化觀光資源,將成為三峽市區民眾、北大師生及區外遊客重要之轉乘站。
  另外,本案基地北側臺北大學已規劃配合三鶯線增設第二校門並新建臺北大學LB07館,導入展覽空間與零售商業設施等機能,並與捷運設施連結,未來捷運開通後臺北大學站將成為進入學校重要的節點。

用地現況

  本基地位於三鶯線LB07站臺北大學站南側出入口2之捷運開發基地,面積為5,916.99平方公尺(約1,790坪),基地三面臨路,北側為路寬30公尺復興路,西側鄰接路寬12公尺大勇路,東側為既有巷道復興路237巷。

-----------------------------------------------------------------------------------------------------------------------------------------------------------------------------------------

(二)規劃構想理念與配置

  本案旨在成為該區都市發展的引領者,以「創造青年宜居」、「深植在地文化」及「促進未來發展」為三大核心規劃。

  透過捷運交通、文化交流及人潮聚集等模式,將三鶯生活圈串聯起來,朝向永續發展。

  過去,三條溪與三大產業象徵著三峽的特色,現在,期許藉由新的三股力量,為三峽帶來嶄新風貌。定名為「新三角湧埕」,一個能凝聚青年生活的三峽場所。

-----------------------------------------------------------------------------------------------------------------------------------------------------------------------------------------

(三)建築量體配置

  地面層建築量體分別為已施作完成之地上3層捷運設施及本案規劃之地上28層捷運開發大樓,建築物高度101.9公尺,總樓地板面積14,901.5坪。

◆空間機能

1. 地面層空間:捷運出入口、店鋪、賣場、中庭捷運廣場、停車場出入口。
2. 低樓層空間:2~3層辦公室。
3. 4層公設及轉換空間:管委會、住宅空間。
4. 高層空間:5~28層住宅空間。
5. 地下室空間:規劃汽、機車及自行車停車空間兼防空避難室及機房空間。
◆基地建物配置 ◆基地動線規劃

-----------------------------------------------------------------------------------------------------------------------------------------------------------------------------------------

(四)建物立面設計

-----------------------------------------------------------------------------------------------------------------------------------------------------------------------------------------

(五)各階段歷程

日期 標題 附件下載
下載

  •  
  •  
  •  
  •